你知道嗎?
常常覺得疲倦睡不飽?有可能是慢性疲勞症候群找上你
以下介紹慢性疲勞症候群重點:
1.慢性疲勞症候群 VS. 睡不飽
2.慢性疲勞症候群 成因/高危險
3.10種減少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飲食方法
慢性疲勞症候群 VS. 睡不飽
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eu syndrom,簡稱CFS),會讓人有連續或反覆的疲勞感,而且經過長時間的休息也無法改善。看完以上,有沒有解決大家常見的疑惑,『為什麼我常常覺得睡12小時睡不飽,又或者常常覺得好累睡不飽,甚至看醫生看透了,還是不知道睡不飽看哪一科?』,那可能要多注意囉!(註一)
慢性疲勞症候群 成因/高危險群
慢性疲勞症候群致病原因目前還沒有很明確,但根據研究,整理出以下幾種常見原因:
1.感染
2.免疫功能異常
3.內分泌代謝功能異常
4.憂鬱症
5.遺傳因素
據統計此症候群在年青人至中老年人最為常見,最易好發於40多歲和50多歲的人群中,且女性好發率是男性的兩倍。
10種減少慢性疲勞症候群的飲食方法
1.多攝取天然食物:日常飲食中,盡可能避免加工或非天然食物,例如:現代人喜歡的糖、油炸食品或加工品等。
2.確保身體攝取足夠的水分:適當的水分補給對身體是很重要的,過多或過少的水都可能加劇慢性疲勞的症狀。
3.補充健康的脂肪:像是吃一些核桃、酪梨或者補充深海魚類(像是鮭魚、鯖魚等),可以為身體補充健康脂肪。順帶一提,健康的脂肪對大腦也是很重要的。
4.咖啡因攝取量要適度:咖啡因可以帶來能量,但過多也可能導致身體過度使用而疲勞且影響睡眠,因此要注意攝入之咖啡因含量。
5.注意糖的攝取:糖雖然可以暫時增加能量,但伴隨時間可能帶來大量的疲勞感。建議可以食用天然甜食,像是地瓜、番茄蘋果等,不要使用含精緻糖的食物,像是甜點、麵包類,以幫助平衡血糖以及能量調節。
6.不要刻意限制飲食:目前尚無研究證據顯示高度限制飲食對於此症狀有所改善,因此在嘗試節食或不吃哪一種類的食物前,可以與醫師討論,以確保身體攝取足夠營養。
7.多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每一種食物對每個人的身體影響不一樣,藉由嘗試不同種類的食物,透過與醫師營養團隊討論,再加上自己日常生活的配合,找出適合自己的飲食,藉以改善一直很累想睡覺等症狀。
8.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疲勞可能讓你覺得沒有力氣或不餓而不想吃東西,但是不吃身體又沒有能量,因此建議可以使用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分次補充身體能量,攝取足夠的營養。
9.記錄每日飲食及身體症狀:每天的飲食以及身體狀況紀錄可以觀察自己吃到哪些食物可能會讓身體特別疲累、易打哈欠或打瞌睡,又或者特定種類食物會讓自己精神比較好,透過此習慣,了解自己的身體對不同食物的感覺;另外,也可將此紀錄提出與醫師、營養師討論。另外,統計有35-90%的慢性疲勞患者會出現大腸激躁症等相關症狀,藉培養飲食日記的習慣也可以注意是否有胃腸不適等狀況。
10.提前做好飲食規劃:可以在精力充沛的時候,預先做好飲食規劃及準備相關食材,如此可以確保在睡不飽疲倦時也有營養的飲食唷。
註:
一、慢性疲勞症候群之定義標準(由美國疾管局提出):需要符合主要標準及至少四項或四項以上之次要症狀,方可診斷之。
主要標準症狀:『無法解釋的持續疲勞感,與運動無關,而且休息也無法改善。此症狀是新產生的,而且造成日常活動的顯著減少』
次要症狀為以下:
- 短期記憶力或專注力減退
- 運動後疲勞不適感持續達24小時以上。
- 睡眠無法消除疲勞
- 肌肉疼痛
- 多處關節疼痛,但是沒有關節紅腫的情形。
- 與以往不同型態或嚴重度的頭痛。
- 頻繁發生的喉嚨痛
- 頸部或腋下淋巴結疼痛
參考資料:
1. 12 Diet Hacks to Reduce Chronic Fatigue
2.CFS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3.慢性疲勞症候群-台灣家庭醫學會